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有这样一群“特殊妈妈”,她们精心照顾着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们,用真心和爱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日前,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未保中心),探访这些“特殊妈妈”的工作日常,近距离感受这份特殊的母爱。

环境温馨


(相关资料图)

“我们这里有14名常住孩子,最小的刚出生几天,最大的17岁,上高一。”呼和浩特市未保中心副主任商晓磊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中,有的父母患有重度精神疾病,有的父母是服刑人员,无法尽到监护责任,因此由未保中心进行临时监护。未保中心的12名社会工作者和儿童护理员均为女性,她们像亲妈一样照顾着这群孩子。此外,未保中心每年还要救助一些因各种原因遇到困难的孩子,短则一天、长则一年。

记者走进未保中心看到,每个孩子的卧室都干净整洁,除床铺外,还有玩具箱、学习桌和图书架。不仅如此,中心设有舞蹈教室、绘画室、乐器室、心理咨询室、健身室、图书室等,孩子们放学后和周末时间,都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今年,未保中心利用楼顶空间建设了一处安全的足球场地,不久后孩子们就能上足球课了。

暖心陪伴

“孩子们都上幼儿园了,我的工作就是像妈妈一样和他们同吃同住,提供24小时照护。”护理员温金梅说。今年58岁的温金梅照护着4位小朋友,每天6时起床,准备他们上学的衣物和书包,再送去幼儿园。放学后,她就陪着学习、做游戏,督促他们按时睡觉。这样的陪伴已经持续了3年时间,她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

“果果刚来时,我印象特别深刻。”温金梅忘不了第一眼见到果果时的情景:这个4岁的小男孩穿着脏兮兮的棉裤,上半身赤裸着,黝黑又瘦弱,跟着智力障碍的妈妈在街头流浪。果果的遭遇牵动着温金梅的心,她给果果洗澡、换衣服,24小时陪伴他,送他上学。

“这个曾经脏兮兮、连话也说不清楚的小男孩,现在变成了干净、开朗、懂礼貌、爱学习的好孩子。”温金梅说,当看到孩子们一点点发生着改变时,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和付出非常有意义。

在这些孩子中,温金梅发现4岁的小花是最阳光快乐、最容易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有的孩子4岁后来到这里,受家庭影响,心灵或多或少都留有成长的阴影和创伤。小花则不同,她是唯一一个从小在未保中心长大的孩子。小花7个月大时被送到这里,由护理员和社工们24小时照护,她亲切地称呼护理员为“妈妈”。在爱的温暖下,小花的身心特别健康。

“来到这里的孩子缺少父母亲的关爱,缺少快乐的童年,但他们也都是可爱的孩子,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心和耐心温暖他们。”温金梅盼望这群孩子茁壮健康成长。

幸福的事

护理员主要负责照料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而社工则更多关注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里有一支年轻的社工队伍,最年轻的22岁。虽然大多数社工都未婚,但是她们当起“妈妈”来一点也不逊色。接送孩子上下学,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每天开展各类社工专业服务,出席学校家长会,随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节假日组织孩子们办活动,孩子们出现异常情绪时进行心理疏导……社工们疼爱着这群孩子,“家”的氛围在这里无处不在。

今年34岁的辛婷婷算是未保中心最年长的社工,她从社工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服务未成年人的工作。她的孩子刚两岁半,但在照顾中心的孩子们身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她说:“社工的工作其实就是助人和自助。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关爱,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帮助他们。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变化,但通过长期爱的付出,他们会变得更好。对社工自身来说,每天也都在提升自己,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坚持下去

“阿姨,抱抱!”每天放学回到未保中心后,4岁的豆豆都会伸开双手向辛婷婷要“抱抱”,这让她感到很暖心。她也坚信,自己的坚守终会有回报:孩子们开朗了,懂事了。

孩子们从孤僻、拘谨到打开心扉,一点一点的变化和进步,是社工“妈妈们”一定要把这份爱坚持下去的动力。其实,社工们除帮助中心的孩子们成长外,还时刻关注着全市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社工们常常进入学校,向未成年人宣讲如何保护自己,也常常下到基层,详细了解各旗县区因监护缺失陷入困境的儿童救助状况。

商晓磊告诉记者,困境儿童大多来自监护缺失的家庭,幼年时缺乏关爱,心理上较为敏感脆弱,因此,未保中心除日常生活照料、送进学校学习外,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给予心理辅导。未来,未保中心还将创造更好条件,让这些孩子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为他们铺好健康成长的道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