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为多渠道、多形式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我市将持续通过九种模式“强村富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1:资源开发型。立足农村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等产业,切实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如清水河县在北堡乡北堡一道川、老牛湾镇旅游沿线和喇嘛湾沿黄一线,积极开发红色革命文化、长城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延伸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等配套旅游服务产业项目,推动北堡乡老牛坡村、北堡村和老牛湾镇营盘峁村等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以上。
发展模式2:资产盘活型。将村集体闲置的土地、厂房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利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回民区攸攸板镇什拉门更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把村集体闲置厂房改造成便民农贸市场,整体打包承租于专业公司进行经营,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50万元,同步解决15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
(资料图片)
发展模式3:村企联建型。由村党组织牵头,将企业发展与促进地方发展相结合,形成“村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驻地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由村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通过中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形成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胶泥湾、店湾村等周边村100余户农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年。
发展模式4:招商引资型。鼓励本村在外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或招商引资,在政策、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村民和个人多赢。如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借助紧邻敕勒川草原、敕勒川会展中心等地域优势,村党组织整合闲置农舍、土地,引进第三方公司建设马头琴草原文化产业园。由村党组织(合作社)与第三方教育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年接待体验学习学生5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0余万元。
发展模式5:资本运营型。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化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如托克托县古城镇北台基等4村整合集体资金500万元入股古城镇奶牛牧场项目,通过保本分红、资产收益等方式,为每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25万元,提供农民长期就业岗位60余个。
发展模式6:组团发展型。统筹整合挖掘相邻村资源和产业优势,与周边一般村、落后村联建共建、互惠共赢,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成果。如武川县得胜沟乡以发扬红色革命老区精神为引领,打造蒙芪品牌,稳步发展黄芪种植项目。辖区8个村组团成立合作社,规模化种植黄芪4700余亩。累计出售黄芪200余吨,年收益283余万元,为每村集体经济年增收9万元,带动就业人数700余人次。
发展模式7:村庄建设型。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经济,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赛罕区黄合少镇石人湾村,借助万亩生态林建设和湿地保护开发工程,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业。构建集“采摘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以上。
发展模式8:产业带动型。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块状经济发展相融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土默特左旗善岱镇以蘑菇种植基地为依托,通过实施“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蘑菇种植基地打造成集“研发培育、生产种植、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乡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村融入蘑菇产业链。2022年,全镇制作菌棒130余万棒,生产鲜香菇200余万斤,产值达1000万元,有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50余人。
发展模式9:生产服务型。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玉泉区昭君路街道后桃花村清洁服务项目,实行“村企合作”经营模式,村集体与第三方清洗服务公司签订合作运营协议,建立村集体经济“固定收益+利润分红”分配机制。由村集体购置清洁车辆,公司负责具体业务和清洁车辆设备日常运营,聚焦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等问题,为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8万元,逐步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双赢局面。
据悉,截至2022年底,全市9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稳定在10万元以上,总量达到6.2亿元。(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