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妈妈”


(相关资料图)

是世界上最温暖的称呼

她变得无所不能“超人”

却往往忽略了自己

一年一度母亲节

除了满满的祝福

我们更应该多关心一下妈妈的健康

为母亲送上一份健康手册

希望全天下的母亲都能健康快乐!

关注雌激素

当女性进入40岁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无法提供足够的雌性激素来滋养身体时,更年期症状就会逐步显现出来。目前女性平均绝经年龄是49岁,而我国女性平均寿命在八九十岁,可以说一半生命都在绝经后,雌性激素对女性生活质量影响至深。

如果连续2次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7天以上,或是出现不明原因的出汗、烦躁,就应该来更年期门诊或者妇科门诊进行医疗咨询、评估和治疗。

关注骨健康

一般来说,女性到了二十四五岁,就应该有意识地补钙。进入更年期,也就是围绝经期,随着雌性激素减少,50岁左右的女性中约3成会出现骨量减少,到65岁左右,约一半女性都患有骨质疏松。

可多吃多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坚果、瘦肉等,此外,更年期还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制品、海带等,或者补充维生素D,以增强钙的吸收。

关注心理健康

职场的瓶颈、家庭的烦恼、生育的痛苦、养育的劳累……当四面八方的压力落在她们身上,再叠加生理变化后,很多妈妈都感觉自己变得“不快乐了”“身心疲惫”。

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高达68%,是男性的2倍。由于女性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产后、更年期、经期等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所以女性要学会关照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需求,和配偶一同分担家庭生活中的苦与乐。

不同年龄段体检重点各不同

20岁~30岁:

处于开始有性生活以及生育期,要注意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性传播疾病。

30岁~40岁:

已婚育或者处于生育期,要着重进行常见妇科疾病的体检,应包括宫颈防癌筛查,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

40岁~50岁:

这个阶段是女性肿瘤的高发期,要注重三大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等的预防及筛查。当然也不能忘记消化道肿瘤,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可以考虑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查,同时要做好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预防。

50岁~60岁:

不仅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也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还要注意骨关节等功能等评估。

60岁以上:

除定期体检外,还要注重已有的慢性病管理,警惕心脑血管意外的出现。

定期筛查妇科疾病

宫颈癌:

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高,指南建议21岁~65岁,只要开始有性生活的女性都要做宫颈癌筛查,方法就是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L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及时干预。要提醒广大女性朋友注意的是:即使打了宫颈癌疫苗,也要定期做宫颈防癌筛查,打疫苗只能降低癌症发生风险,并不能取代筛查。

子宫内膜癌:

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妇科B超检查。一般来说,对于没有任何症状以及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定期进行常规妇科B超没有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者占位性病变,多数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查。但是对于存在高危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初潮早、绝经晚、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月经紊乱等),有异常子宫出血,同时B超提示内膜可能存在异常等情况下,要进一步进行分段诊刮或者宫腔镜检查进行明确。

卵巢癌:

卵巢在盆腔深处,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但是目前还没有像宫颈癌一样比较特异性的筛查手段,主要就是通过妇科B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走进了健康体检及临床诊治中,它对肿瘤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以及治疗随访方面确实存在较大价值,但是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如何选择还是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并不是越多越好,检查发现指标升高,不表明就一定得了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癌症),因此也不要过度焦虑,一部分良性疾病、炎症以及生理改变,也可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乳腺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人中女性乳腺癌占11.7%,成为全球新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虽然乳腺癌发病率最高,但致死率稍低,提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较好。若能通过科学筛查,尽早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

标准建议,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宜从40岁开始进行筛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检查。

最后,要提醒妈妈们,有些疾病已经有很好的预防措施,比如宫颈癌,条件符合的可以考虑疫苗接种。另外,定期健康体检的同时,长期的健康管理也非常重要,例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综合自光明日报、健康中国官微、健康四川官微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来源:四川新闻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