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巨潮WAVE
作者/谢泽锋
一款全球爆红的饮料,在三个国家诞生了三名千亿富豪;一段历经40年的财富恩怨,时至今日仍在继续。在两位创始人相继离世后,红牛以及它带来的恩怨纠葛,再次被放在聚光灯下,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相关资料图)
奥地利首富、红牛联合创始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于10月22日因癌症去世。在他之前,2012年,红牛真正的创始人许书标早已去世。
神秘的山东商人严彬,成了红牛三大佬中唯一的在世者。此前几十年,靠着中国红牛的代理权,华彬集团长期占据中国功能饮料第一宝座,严彬身家也早已达到千亿级别。
然而,在“亲生父亲”去世后,中泰红牛之争陷入长期的内讧,双方多次对簿公堂。如同红牛LOGO一样,两头雄壮的公牛,犄角相抵,互不相让。毕竟,这一场事关庞大品牌价值的争夺战。
如今,严彬遭遇“内外夹击”,外有泰国红牛,奥地利红牛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内有一批国产品牌环伺。面对无休止的官司,经销商、供应商不胜其扰,甚至倒戈相向。而严彬自己培养的战马品牌至今已成长七年,仍然难堪大用。
一片混战中,这位神秘富豪危机四伏。
当下,关于功能饮料精彩绝伦的商战大戏完全没有停止的意思。东鹏特饮、乐虎等一批民族品牌功能饮料趁机反攻,蚕着食三家红牛四种产品的市场份额。
01
乱战
红牛打开了中国功能饮料的时代序幕。
一款饮料,诞生了三名千亿富豪,在全球商业史上极为罕见;一款饮料,在中国市场出现了四种产品,同样令人咋舌。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上不仅有华彬代理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泰国天丝集团旗下的“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还有一款名为“红牛安奈吉饮料”的饮料,是由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授权广州曜能量在中国运营的产品。
三种红罐红牛和奥地利红牛加入战局
此外,去年4月18日,奥地利红牛Red Bull官宣牵手百威中国,共同推进Red Bull在中国的发展,百威正式成为奥地利红牛在中国的代理运营商。
这意味着,这款家喻户晓的功能饮料进入“四牛共舞,相互攻伐”的阶段。
红牛最早由泰籍华人许书标于1978年创立。当年,他想出了一种由水、糖、咖啡因、维生素B12、牛磺酸等成分组成的“滋补性饮料”,取名为“Krating Daeng”。当时,这款风味饮料主要卖给倒班工人和卡车司机等,帮助他们在通宵熬夜工作时保持清醒。
“Krating Daeng”诞生后,瞬间在泰国爆红。许书标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红牛为我带来每日1100万泰铢的收入(约212万人民币)。”
尽管红牛为许书标日赚斗金,但当时在泰国以外,几乎没人知道这款超级饮料。
时间来到1980年,一名奥地利牙膏商迪特里希·马特希茨出现了,他在泰国商务之旅时喝了几口红牛,顿时就察觉出饮料行业的下一个大趋势。
1984年,马特希茨决定和许书标合作,双方各出资50万美元,成立了红牛股份有限公司(Red Bull GmbH,奥地利红牛),总部设在奥地利。双方分别持有49%的股份,剩余2%的股份由许书标的儿子许书恩拥有。经过讨论,决定由马特希茨进行实际运营。
三年后,全新的“Red Bull能量饮料”开始在奥地利销售,随后逐渐推向欧美等国家。
马特希茨对红牛品牌贡献巨大
走出泰国,是红牛的第一段故事。
1993年,许书标在海南建厂,准备北上进军中国这一最大的人口市场。但由于红牛中添加了牛磺酸、咖啡因等刺激性元素,触碰了监管红线,只得铩羽而归。
就在这时,许书标结识正在泰国打拼的严彬,两人一拍即合,严彬随即成为中国红牛独家代理商。严彬通过强大的人脉关系,先买断了金华斗牛游乐中心的“斗牛图”商标,同时对原有配方进行本土化改良,以符合国内标准,再找到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拿下生产“批文”。这是严彬对于红牛品牌早期最大的贡献。
1998年,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在北京注册,其最大股东泰国红牛占股88%,但许书标将中国市场全部交由严彬负责。严彬舍弃了泰国红牛的包装,采用了更贴合中国消费者审美的颜色和符号,金色外壳和两牛相抵的LOGO,并以“广告轰炸”的营销方式,迅速打开了市场。
红牛打开了中国功能饮料的时代序幕。作为开创者,严彬自此走上了财富暴增之路,并成功跻身千亿富豪之列。
走进中国,是红牛的第二段故事。
02
纠葛
华彬已经陷入极其不利的被动局面。
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容易引发巨大的纷争。这可概括为红牛的第三段故事。
许书标去世后,泰国天丝集团由其子许馨雄接班,在二代治下,天丝集团便和严彬领导的华彬集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
有统计显示,中国红牛问世以来,销售总额突破1453亿元。但在长达近30年的合作历程中,华彬集团仅按照30%的比例,一共向泰国天丝分润40亿元。而在全球市场,红牛总销量超过790亿罐,2022年品牌价值达到68.92亿美元,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虽然在影响力上,红牛与可口可乐还有一定差距,但在马特希茨的运营下,红牛在极限运动这一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红牛品牌的塑造和奥地利红牛的体育营销密不可分,这是马特希茨对红牛品牌最大的贡献。某种程度上,是马特希茨给红牛品牌注入了灵魂,就像他所说的“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喜爱的是自由、独立和快乐。”
作为一名资深体育爱好者,马特希茨旗下拥有德甲球队莱比锡红牛、奥地利萨尔斯堡红牛,巴西红牛、纽约红牛和加纳红牛等足球俱尔部,以及著名的红牛F1车队。
相比马特希茨,严彬更加侧重对中国庞大市场的占据与普及,攫取的利润要更高。
2021年,华彬仅靠红牛就获取了221亿元的销售额,相比之下,泰国天丝无论从体量还是市场规模上,都和背靠中国市场的华彬有着巨大差距。
许氏二代们自然不愿意让这款超级饮料的分红权旁落到它的“养父”手中。
红牛商标“大战”中,许馨雄方面称华彬的代理权仅有20年,而后者坚称是50年。由于拿不出原版协议,严彬一开始就处在劣势。
泰国天丝现任CEO许馨雄
先是敲山震虎,2016年8月30日,一天之内,天丝医药将红牛维他命在中国多地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告上法庭;2017年7月,天丝再度起诉红牛中国的包装商奥瑞金,由于对中国红牛的销售占其总收入的六成以上,奥瑞金被迫停牌。奥瑞金财产还多次因天丝起诉而被查封、扣押或冻结。
当前,大型线上平台及线下渠道,基本都已经停售华彬主导的“红牛功能饮料”,转售天丝集团旗下的“红牛维生素饮料”。
漫长的官司、渠道商的“背叛”、供应商频遭起诉,华彬已经陷入极其不利的被动局面。去年底,华彬再遭重创,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判决,华彬集团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及使用红牛商标,并赔偿天丝公司1亿元。
但今年2月底,华彬方面突然宣布,50年协议书已找到原件,并提供给相关法院。9月,这份“50年协议”的司法鉴定结果为真。
严彬能否峰回路转还未可知,但红牛的争夺战还会继续下去。
03
替身
显然,严彬急于在红牛代理权到期的时间差,找到真正的“替身”。
配料表里,每一种原材料都极为便宜,但经过独特的调配和加工,却能成为售价不低、颇为赚钱的商品。功能饮料成为高端白酒之后,饮料行业又一个掘金重地。这是由红牛三段故事引出的第四段故事。
严彬与红牛们在中国陷入“四牛相争”之时,国产功能饮料品牌趁势瓜分市场份额。东鹏特饮上市时,董事长林木勤在讲话中就说道:“我要特别要感谢华彬集团的严彬董事长,他将红牛引入中国,培育了中国功能饮料这一品类的发展。”
表面上看是“商业互吹”,实则“杀人诛心”。
东鹏特饮正式进入功能饮料领域是2003年。彼时红牛基本占据了九成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一家独大。而中国红牛的销量在2015年见顶后,就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滑,东鹏特饮、乐虎(达利食品旗下)、体质能量(河南中沃)则趁势追赶。
2020年,红牛中国销售额254亿元,而2021年下滑至221亿元,外有奥地利红牛和泰国红牛的“兄弟相残”,内有其他国产品牌的崛起,华彬的处境并不乐观。
东鹏特饮甚至称:“目前市场上多个红牛品牌的格局,对红牛品牌是一种伤害,也同样影响着消费者和渠道商。”与此同时,东鹏饮料还计划推出适合女性消费者的饮料,以及以中药为原料的饮料,来吸引年龄更大的消费者。
东鹏特饮的进击肉眼可见,2017年底至2021年,四年间营收增长了1.5倍,净利润增长了3倍。可以看出,得益于品牌力的持续提升,公司相关费用的增长有所收敛,净利率已提升至历史最高点。
此外,元气森林、健力宝都相继推出了能量饮料新品,美国著名功能饮料品牌Monster借道中粮进入中国市场,汤臣倍健、新希望等跨赛道选手也纷纷入局——显然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这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早在2015年,为替代红牛,阻击东鹏特饮、乐虎,华彬正式推出自有功能饮料品牌战马。但几年下来,这个品牌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华彬集团也未公布近两年的销售数据。但由于产品不好卖,经销商、终端商铺货意愿不强,电商平台价格出现低于供货价,甚至部分平台低于出厂价。
战马的处境比较尴尬,作为中国红牛的平替产品,它的配方和定价几乎和红牛别无二致。同样价格,相同配方,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当然还是红牛。
红牛至今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而且,战马还紧密绑定红牛渠道,可是几乎不赚钱的境况,消耗着经销商的信任感。大力推广战马无疑于内部竞争,相互耗损;而甘愿“躺平”的话,又无法培养替代品,是战略上的巨大问题。
心理上,战马品牌是华彬的“亲儿子”,但实际体量上,又只是集团内部的配角;红牛虽是“养子”,但仍然无法舍弃。
除了红牛和战马,华彬旗下还打造了少儿果汁饮料果倍爽、天然椰子水品牌唯他可可(Vita Coco)、高端进口水芙丝(VOSS)。显然,严彬急于在红牛代理权到期的时间差,找到真正的“替身”。
只是,这些替代品长期也无法达到红牛曾经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