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北京5月26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全球首款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大运蓉宝”;全球首创,填补间套作应用基础理论空白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技术;全球首块大面积(1.92㎡)碲化镉发电玻璃;国产自助化机器人焊接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今天(5月26日)拉开序幕,走进成都展馆,上述全球首创科技亮相,展示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都实力。

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成都展馆


(资料图片)

展会现场,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BIPV市场部业务经理骆鸣江从成都带来的两块玻璃,吸引不少目光。“这是一款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可做建筑幕墙,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骆鸣江一番介绍,引起了观展者的注意。他拿起展品继续讲道,“它的材质是中通透光的发电玻璃,上面安装了两个小灯泡,即使是在现在的室内弱光条件下,它仍然会发电。”有观展者提问,“若大面积用作玻璃幕墙,发电量如何?”骆鸣江回答,“在成都的光照条件下,每一平方米每年预计可发电100度左右,可用于室内照明、空调等。”据他介绍,这款发电玻璃目前已应用于成都大运会,在一家运动员下榻的酒店屋顶安装。

参展观众了解成都科技企业生产的发电玻璃

除了这款会发电的玻璃,“大运蓉宝”机器人也将参与成都大运会。这款由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机器人,搭载双目视觉高精度导航底盘核心技术,可提供公共场所应急服务、应急抢救云端指导、人脸识别、测温、多语言翻译、导航引领等服务功能。因为功能强大,它被确定为唯一使用“大运蓉宝”形象的机器人。

“成都造”科技产品亮相中关村论坛展览

不同于可爱的“大运蓉宝”机器人,成都展馆另一款机器人就显得硬核许多。它是由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工业机器人。这家冠军企业主导形成五项国家标准,连续五年荣获恰佩克奖,这可是中国机器人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该公司占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市场份额的50%,其生产制造的20公斤以下负载六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全国第一。

由四川农业大学研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技术,还破解了间套作高低位作物不能协调高产与绿色稳定的难题,先后三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累计推广上亿亩。

参展观众了解“成都造”科技产品

除了这些全球首创,成都展馆还展示了多个攻克难关的科技产品。来自成都玖锦科技公司的大带宽高精度矢量信号分析仪,成功攻克超低相噪频率合成、高速数据采集、大宽带矢量信号分析等关键核心技术,可覆盖航空航天领域主要测试频段,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仪器仪表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由成都中良川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滚子包络减速器,突破减速器传动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大速比、小体积设计分析基础理论与制造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种对传动精度要求高的领域。

参展观众了解“成都造”科技产品

这些产品只是成都科创实力的缩影。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都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歼-20,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的核电设备华龙一号,填补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领域空白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实验线,开创同一无人机平台多模式应急气象协同观测先河的翼龙无人机等,原创性重大成果屡现突破。

据悉,作为拥有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成都,目前已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打造了14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近5年来,成都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6.9%。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0项,有3项科技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