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6氪


(相关资料图)

撰文/潘潇雨

36氪独家获悉,沃尔玛电商平台已放开对中国卖家的年GMV招商门槛限制。

据不少跨境卖家透露,2021年沃尔玛电商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更偏好年GMV在300万元及以上的大卖家。后面一再放宽至30万元GMV,直至今年彻底取消了GMV门槛限制。

这意味着平台对卖家的争夺将进入白热化,作为后来者的沃尔玛电商,正瞄准了以亚马逊为主的海外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沃尔玛最新公布的财报中,第四财季中电商净销售额占据了沃尔玛中国总净销售额的48%,其增长率为70%。由此,在开启中国市场招商之后,中国卖家对沃尔玛电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今年跨境电商行业遇到的变量并不小,随着TEMU入局、TIKTOK开启北美小店等,都能看出电商平台大战正在拉开序幕。而从沃尔玛允许中小卖家进场,也可以看出电商平台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沃尔玛对卖家的选择,从强调GMV转向了卖家的选品与履单能力。

对于平台来说,扶持优质卖家成长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好故事。正如Anker对于亚马逊。而不难发现,如今沃尔玛主推的电商卖家中,就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曾经的华南城大卖赛维、傲基、三态等。

只不过,大卖家终究是少数。今年以来,随着海外线下消费的恢复,再加上前两年疫情带起的消费狂潮,大量透支了线上消费的需求,以至于在今天,不少卖家告诉36氪:“今年亚马逊开始变得非常难出单。”

除了消费环境遇冷,另一方面是平台本身的流量增长也已见顶,这一点从亚马逊的广告流量增长可以看出,根据Finbold最新数据,亚马逊在美国的在线流量增长率仅为28.12%。因此,当平台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之际,沃尔玛自设门槛显然也不是长久之策。

事实上,沃尔玛电商在中国市场开启招商的契机同样值得考究。彼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跨境电商这个曾经隐蔽在大众视野下的水下赛道,以其夸张的暴富故事浮出水面。伴随着世界供应链的格局被疫情搅乱,大量生产需求涌向国内市场,在2020年行业内的造富神话激励着无数想要掘金的玩家涌入其中。

而在大洋彼岸,线下近乎停滞的生活,大幅拉动了线上消费。如亚马逊等电商巨头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契机,不过吃到这场消费狂潮红利的并不只有亚马逊,Shopify、Shein、Wish等平台紧随其后。

根据长江证券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美国电商零售行业中,亚马逊的市场份额由26%上升至40%左右,Shopify市场份额由的0.24%上升至11%左右,而以传统零售为主的沃尔玛电商零售市场份额从3%上升至8%。

紧接着,2021年4月亚马逊的封店潮就让铺货卖家们率先感到了“寒气”逼近,随后供需错配拉高的海运成本、流量成本,再加上Facebook、PayPal等平台监管升级,直接促使跨境电商拐向了行业冰点。

行业断崖式的下跌,也让一众卖家意识到了在出海这件事上,需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均摊风险、转型独立站、品牌化等方向,成为了后疫情中跨境电商们绕不开的话题。而沃尔玛电商就踩中了此时的风口,快速卷入了中国市场。

在2022年新一年度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沃尔玛再次登顶。长期稳坐海外零售的第一把交椅,沃尔玛旗下的业务涵盖大卖场、山姆会员店和电商平台等,全球员工数达到了230万名。2月21日,沃尔玛公布截至1月31日的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全年来看,沃尔玛在2023财年总营收达到了6113亿美元,同比增长6.7%,俨然已是一个“超级经济体”。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增长,沃尔玛自然不会放过电商领域的巨大红利。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电商的起步时间实际和亚马逊相差无几,只不过巨头转身始终会相对来得慢一些。相对亚马逊来说,沃尔玛还是错过了互联网的时代红利。

从1996年开始试水电商,直到2010年前后,沃尔玛才在电商上进行战略性投入以及并购活动等,再到2021年才向美国境外的第三方卖家开放了入驻限制。不过,在如今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的阶段,沃尔玛电商也在后起直上。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沃尔玛电商收入达732亿美金,已是美国的第二大电商。同时,沃尔玛在擅长的食杂领域已经超越亚马逊,成为了最大的在线平台。

基于自身在线下零售的完整布局,沃尔玛一度也被认为是在电商领域最有可能和亚马逊抗衡的公司。

特别是2021年初,沃尔玛对美国之外的卖家开启了WFS配送计划,与亚马逊的FBA类似,由平台负责货物的仓储、发货、处理客户服务,包括退货退款等问题。此外,沃尔玛还向第三方卖家开放了4个标准仓库和1个大货仓。并在2022年缩短了WMC(沃尔玛广告)以及WFS的入驻时效,还开展了Flash-Picks等线上促销活动,直逼亚马逊的Prime Day。

电商平台的风浪一波盖过一波,新入局的玩家在流量与资本的加持下,正在存量市场里疯狂厮杀。也因此,当平台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不论是定位的差异化、还是履约服务的程度,都将成为未来各大电商巨头发力的核心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