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商专栏


【资料图】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

导读:连锁超市为何频频被收购?数百门店何以关门?正常营业门店为何屡遭供应商断货?消费者在店内购物卡无法消费又暗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电商的冲击还是实体的无奈?

每年快到春节前都是超市的旺季,各家超市都在忙着备货卖货。在某连锁超市门店却出现离奇一幕,门店空空荡荡,既无陈列丰满的商品,也无如织的人流,只见几个购物人员围着一个不知名的超市管理人员在诉说着什么。这是一起关于购物卡的纠纷,消费者现金购买的购物卡无法使用是导火索,超市管理人员给予的答复显然无法让持卡消费者满意,没有答案地争执着。

这并不是个例,不同地区出现类似的情况,超市被传倒闭,购物卡无法兑现,引发大量持卡用户的不安。

根据《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经营者在发行和兑付单用途卡时,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消费者在购买单用途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该单用途卡的真实情况,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显然,此时的购物卡发行方已经无力遵守规定,冒着被行政处罚的危险,也要扛住购物卡的挤兑。

一旦商务部门介入主导,市场监督管理、金融、税务、公安等部门将按照各自职责执行。涉及跨区域经营的集团、品牌发卡经营者等群体性投诉等重大事件,由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区人民政府处理。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超市的类金融属性被放大的同时,风险也同样被放大。资金被挪用无法及时回填,供应商款项无法及时结算,没有信用背书的类金融危机四伏。

那么问题来了,购物卡的钱去哪儿了呢?

超市行业通常账面上会躺着大量现金,除了供应商占款,购物卡也是一大来源。这笔钱一直闲置,似乎“浪费”,但企业一般都会合理利用起来。

早年超市行情好的时候,主要利用占款拓展开店,反复滚动。开店成功率高,供应商乐意支持跟着一起壮大,这套玩法在当时的情境下算很成熟。

这些年把占款玩爆了主要是:

1、部分企业因经营不善或扩大投入,占用了供应商资金,进行了缓冲,却没能及时对冲;

2、进入地产等非主业投资,快速消耗掉现金流;

3、被集团抽走现金流。

当超市行业回报率没那么理想时,很多问题就开始暴露,典型的就是超市开始做地产玩金融,进入不擅长的领域,这一方面区域型龙头零售企业表现非常明显。

如前几年爆雷的某区域龙头A,在当地相当有号召力,很多门店业绩也非常突出,结果玩地产资金断链,老板头发都白了,还坚持是对的,怪市场也没用。地产是高周转高杠杆行业,对于资金及周转率要求极高,零售企业进入地产也没问题,问题是大量持有商业地产。商业地产资金沉淀极强,变现难,从宁波鄞州万达开始,基本确立通过住宅来反哺商业,逻辑才能成立。

零售企业进入商业地产行业还真有想做商业的,不像地产人真的只想做地产。爆雷的B企业同样有这个问题,企业在区域做到头部后开启多元化,把“闲置资金”投入到商业地产。前几年风险度快速上升,重视度不够,未做及时梳理,只是通过做账调节维持。直到扛不住了,就爆了。

C企业的爆雷则相对单纯,收购超市除了零售场景,就是现金流。加杠杆收购资金成本高,零售企业账面躺着大量的现金,套出来对冲对冲。但套出来后,没有及时还回去,账期到了问题就来了;还回去,企业就又活了,毕竟不是一家多差的企业,赚不到什么钱,自给自足还是行的。问题是有没有钱注回进去。

钱到了,供应商货就到了,购物卡也可以消费了,小伙伴们又可以开心得“玩”了。

倒闭的超市多了,供应商行业也是风声鹤唳,有的是一年血本无归,有的是老本都搭进去了。这些年供应商谨慎很多,能现金结,哪怕利润低点,也愿意做。做账期,要么超市老板人品、实力值得信赖,要么企业已经做到市场认可,不然就是试探性尝试合作。

超市倒闭除了外因,核心是消费土壤改变,超市未来得及升级,被动淘汰的结果。同样的经营手艺,在不同消费阶段效果不同。一二线城市超市市场份额主要被效率更高的互联网企业及会员店等抢走。从互联网企业下单,直接本地店仓快速送达,非常方便;会员店会帮消费者进行精选,不必花精力在茫茫SKU中去挑,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做其它事情。下沉市场出现的类折扣店分食了很大一块市场,在品质与价格中跑出新的曲线,做得好的类折扣店都破百亿了,而且还不是那些所谓的网红折扣店,一看就是朴实无华类型。这类企业老板通常专注做事情,不参加榜单排行,跨区域就没人认识而已。

货给力是这些年做得好的超市的共性,渠道早已不再稀缺了,货更加泛滥,缺的是能够帮助在地消费者匹配合适货的渠道。

很多人觉得超市份额会走向集中,出现阶层固化。这几年来看,行业出现重新洗牌。消费与模式出现重新适配性,未能及时转型的企业开始陆续出局。新消费浪潮打开新的机会窗口,被潜伏的玩家抓住机会。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未来将出现一批新的优秀企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