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眼

撰文//葱白 小鱼

“即日起至11月25日,除供保单位外,其余生产经营性场所一律暂时停产停业。”这是今日凌晨,广州市白云区发布的疫情管控指示。


(资料图)

“工厂已停工,全员居家办公。”多位身处白云区的行业人士告诉青眼。广州白云区仅化妆品生产企业就已超过千余家,此次封控无疑是遏住了化妆品产业链的“喉咙”。

千余家化妆品工厂停摆

据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2年11月20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885例。“由于白云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呈现工作聚集和家庭聚集特征,涉及人流量大的物流园和厂区,因此,从21日起白云区实施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

▍截自广州白云发布公众号

今日,青眼询问了多家白云区的企业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工厂已停工,全员已居家办公。”此外,少数企业称,如果员工吃住在工厂,则可以开工。优颜皮肤科学研究(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健即表示,“手上还有一点订单,正在慢慢做。我们员工住在工厂,因此可以开工。但是做好了也不一定能发货,因为有些地方的快递停了。”

事实上,不止是白云区,海珠区此前也曾在11月5日实施了3天的静默期,后来又在11月10日继续封控,不少工厂因此停工、物流停摆。而在今天的疫情通报中,广州卫健委也表示,“海珠区仍是本轮疫情的中心区域”。

此外,不少位于花都区的行业人士也透露,“花都区也是零零散散地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11月5日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州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

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的创始人陈来成称,广州此轮疫情自10月12日以来,花都、白云、海珠是“轮流转”,“我们的工厂就在花都,是第一波被封的区域,我们前后共计被封了30多天,直到上周才解封,影响巨大。”

此外,广州李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道扬表示,其在广州白云区的工厂主要是进行玻璃瓶表面工艺的处理,目前已暂时停工。诺斯贝尔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公司位于广州的研发创新中心已被要求居家办公。

当前,广州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数以千计,更让行业人“揪心”的是,现在广州疫情仍未出现拐点。李道扬表示,“如果只是静默5天,问题不大,但是担心有变。”

广州市是化妆品产业重镇,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5日,广东省拥有持证化妆品生产企业3008家,占全国总量约56.5%。按此计算,目前全国拥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有5324家。

而白云区是全国化妆品产业主要集聚区和商贸集散地,全区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占广东省总量逾四成。据《羊城晚报》报道,白云区现有持证化妆品工业企业1300多家,同时有化妆品商业企业4000余家,化妆品批发零售档口6000余家。

供应链卡了,双11“空欢喜”

广州封控管理,不仅对当地企业影响巨大,整个化妆品产业链也陷入被动中。不少工厂负责人纷纷表示,“订单少了,物料供应不稳定”“材料价格上涨,员工上班也不稳定”“经营成本增加”……

一家中山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青眼,虽然目前中山的疫情情况良好,但是广州的几个区都有疫情,特别是白云区今天被封,导致很多原料和包装材料运不过来,对生产的影响很大。“我们现在正在沟通华东的原料供应链,希望可以保证交期。”

与此同时,双11的很多订单也因此无法按时发出,品牌面临着大量售后问题。

目前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关于化妆品双11发货慢、被退款的吐槽比比皆是。还有部分消费者表示,有品牌少发赠品的情况。也有消费者称,“直至今日,双十一买的化妆品还没有发货。”

▍截自小红书

品牌也在极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此前某新锐国货品牌创始人就曾在小红书上表示,“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快递不能发货,已不得不多次更换快递。”

结合多位行业人士的介绍,青眼了解到,订单不能发货或是无法到货的主要原因有三种情况。一是,原料受到疫情影响迟迟不到货,影响生产,因而不能交货、发货;二是,货品生产好了,但是由于疫情管控,发货地不能发出;三是,商品正常发出了,但是由于目的地所在地有疫情管控不能派送,商品被快递直接退回,消费者也没有办法收到货。

“如果是发出去的货因疫情被大量自动退回了,商家处理退货那成本就大了,简直是灾难。”一位行业人士如是说道。

于品牌而言,一方面是,大量退货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品牌的美誉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当下此种情境,对于即将到来的双12,不少工厂也直言,“无感”“双11的劫难都还没有完全过去,已无暇顾及双12”。

行业加速淘汰,加强内功修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309亿元,同比下滑3.7%;环比上月,零售总额和增长率双双下滑。1-10月化妆品类总额为3084亿元,同比下滑2.8%。今年以来,化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一直维持五年内最低水平,且已连续三月负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则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金额1260.8亿元,同比下降5.2%。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双11,美容护肤品类的销售额同比下降7.7%,销量同比下降16.9%。不少行业人士评价道,今年双11没有“节”味儿。

多组数据似乎都在表明:美妆行业正在遭遇“寒冬”。并且,在疫情叠加新规之下,更是加速了化妆品企业的淘汰。

11月15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注销广州卡特琳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数日后的11月18日,广东药监局发布关于化妆品监督检查的通告(2022年第16期),51家企业中有6家停产、1家注销。经青眼进一步梳理广东今年其余15期通告,共计有42家企业曾停产或者已经注销,而且多数企业显示注册地址在广州白云区。

▍截自广东药监局官网

由此,青眼也拨通部分企业的电话以了解最新情况,位于白云区的广州汉典化妆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青眼,“停3天”,并感慨“今年电商生意不好,很多货发不了,生意一般般”。今年4月份广州疫情时,他表示当时也封了。广州市申强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透露已经停产整改2-3个月。尽管如此,她还是无奈表示“接到单子再说”。

此前有监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青眼称,通告中企业停产,未必是存在抽查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行业监管趋严、市场环境变差,加之疫情封控,停产停工现象在行业内时有发生,很多中小企业在生死线上挣扎徘徊。

对全行业而言,困难与挑战还在持续,企业也要寻求解决之道,如广东三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即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做出口业务,国内业务只占4成了。“由于疫情影响,国内化妆品行业内卷太严重,生意不好做;相比之下,国外的生意更为容易一些。”

此外,也有行业人士表示,疫情常态下,修炼企业内功最为重要。冰泉创始人程英奇即表示,多次的防控措施,已经让冰泉的居家办公体系非常成熟了。他称,“冰泉优化了生产和仓库布局,确保物流快递等后勤还能够正常有序。公司的部分值班团队建立了留守管理运营,各项后勤服务保障也在有效的维护当中。这也是疫情常态下我们企业管理的应有能力。”

虽然一直都“难”,但我们也要相信,中国美业不是一座孤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