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网
撰文/孙美娜
头图/联商图库
【资料图】
有一种等待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
秋衣秋裤,这种以保暖为目的的衣物,穿上去臃肿又不修饰身形,曾经被不少年轻人“嫌弃”。
但随着品牌把秋裤设计得越来越美观、舒适,现在的秋裤仿佛成了某种时尚单品,愿意穿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微博上有不少网友调侃:“我的命是秋裤给的”,“秋裤用时方恨少”……
立冬将近,每年双11都是秋裤的热销节点。10月24日晚,李佳琦直播间开启双11预售,174元/套的蕉内热皮302++保暖套装预订量超过40万套,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受能源危机的影响,今年外国人也在疯抢秋裤。跨境平台速卖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0月以来保暖内衣的销售额环比增长近2.5倍,秋衣秋裤增速更甚,在法国、德国、波兰等国家环比增速超300%。
从前人人嫌弃的秋裤,是如何成功逆袭的呢?
秋裤的前世今生
秋衣秋裤,顾名思义,就是指秋冬贴身穿着、用于保暖防寒的衣服。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秋裤还被称为棉毛裤、衬裤、线裤等。
秋裤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流行的马裤。公开资料称,公元15世纪,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亨利八世,喜欢在宫廷里穿着一种男用马裤,紧身裹腿、羊毛材质,这被认为是秋裤的鼻祖。
时间来到18世纪的欧洲和北美,把秋裤当睡衣已经成了一种民间潮流。但是为了保暖御寒,那时的秋裤都是连体的,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脚腕口紧收,可以理解为连体内衣。这种连体内衣一直流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直到1915年,一个叫弗兰克·斯坦菲尔德的加拿大人,拿剪刀剪开了他的连体睡衣,才有了现代样式的秋衣秋裤——可调节的两件式设计内衣。这一年的12月7日,弗兰克·斯坦菲尔德申请了专利,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开始规模化生产秋裤。
两件式秋衣秋裤刚问世时销量平平,因为对于长居室外的体力劳动者而言,连体衣的保暖性显然更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加速,脑力劳动者增多,他们长居室内,偏爱穿着更方便的现代秋裤。
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秋裤逐渐流行,销量逐年攀升。也是在这一时期,秋裤传入中国。
关于秋裤如何流传到中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苏联人的“秋裤阴谋”。
当时,苏联的遗传学家李森科向斯大林提出,建议让中国引进秋裤。他的解释是,一个国家如果穿了60年秋裤就会养成习惯,基因会发生本质改变,双腿和关节的抗寒能力就会丧失,最终中国人将失去在苏联远东地区战斗和生存的能力。于是,秋裤就成为中苏友好交流品传入中国。
显然,中国人并没有因此丧失抗寒能力,还成功把秋裤这门生意发扬光大。
20世纪90年代,全棉保暖内衣成为当时整个亚洲市场的主流。国内几大传统保暖内衣品牌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比如俞兆林成立于1996年,南极人成立于1997年,北极绒成立于1998年。不过,100%棉质虽然亲肤性好,但厚重不透气、弹性差。
进入21世纪,堪称内衣界“黑科技”的发热内衣面世,优衣库、猫人、红豆等品牌都推出了这类产品。据介绍,自发热内衣能保持37℃恒温,发热原理通常是湿发热、远红外发热、电加热。这种内衣轻、薄兼备,满足了很多人又瘦又暖的需求。
近几年,以蕉内为代表的新内衣品牌又提出一个新概念——热皮,即采用一种叫做暖感纱发热暖纤维的技术,通过吸收水分子释放热量,达到升温的效果。因为发热的同时还贴身轻薄,才被称为热皮。
其实不管是发热内衣还是热皮,所谓的“黑科技”都源于发热纤维。传统的保暖内衣以阻止身体所发出的热逃逸为主,而发热纤维则是一种自行发热的全新材料,其原理是通过吸收人体皮肤产生的湿气发热。
秋裤也卷了起来
“把秋裤穿上,才是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对咱们中国人来说,西装是面子,秋裤才是里子”,“已经到了不用妈妈提醒就会自觉穿秋裤的年纪”……
“黑科技”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秋裤,也催生了一批兼顾保暖与美观的新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强调科技属性的新消费品牌Ubras、蕉内,首次冲进天猫双11内衣榜单TOP3,替代了榜单中的老牌选手南极人、恒源祥。
蕉内推出的内衣“黑科技”包括ZeroTouch无感托技术、BodyKnit无缝体感编织、Heatskin热皮发热纤维、MOVESTECH/移技运动内胆、Siverskin银皮抗菌技术、Liquid Pull液提拉科技、Clo+气绒等等。
蕉内热皮系列产品 图源:蕉内官方微博
Ubras最出圈的“黑科技”产品是肌底衣。据介绍,第一代Ubras肌底衣采用了氨基酸面料,可吸附水分子,在肌肤上形成锁水层;今年推出的新一代肌底衣则使用了相变恒温面料,能够通过形态的变化把人的体表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Ubras肌底衣 图源:Ubras官方微博
还有保暖内衣界的王者——优衣库HEATTECH系列,自2003年诞生以来经久不衰。
所谓HEATTECH技术,即采用高科技超细纤维,让面料与身体接触后能吸收人体散发的水蒸气,并将人体排出水分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体感温度,由于温度的升高,又使得排出的水汽更易蒸发掉。
新势力们来势汹汹,老牌国货也不甘示弱。
近年来,猫人、红豆也开始走“黑科技”路线。猫人轻燃衣因使用了50支纱线超密布料,并融入了MinHealth抗菌技术,被中国极地科考队看中;新一代红豆绒内衣则采用三菱化学的Bellmer™纤维及9道柔绒工艺,在保暖的同时,提升柔软度。
为何各大品牌都热衷于以科技感定义产品?
这一方面与消费者需求有关。2020年以来,全球都经历了疫情冲击,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健康、功能性的服装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了打破时尚圈的日益萧条,科技成了时尚金字塔顶端大佬们的新武器。高科技面料的创新与研发已经成为全球最新的流行趋势,秋裤的科技属性增强与之一脉相承。
当科技邂逅时尚
除了保暖内衣,各种“黑科技”还被应用于服饰领域的方方面面。
比如羽绒服。
波司登曾在2021年推出过登峰2.0羽绒服系列,汇集了北斗定位系统、火星探测器祝融号同款调温材料PCM、长征五号航天控温材料气凝胶等众多“黑科技”,据说足以抵御珠穆朗玛峰零下35℃的低温。
安踏曾推出A-FLAME炽热科技羽绒服系列,将石墨烯纳米级材料的纱线编入面料。通过反射88%以上的3-1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水分子等产生共振,可以瞬间激活生物分子功能,迅速提升体表温度,这种共振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再比如运动员的比赛服。
2022年北京冬奥赛场上,安踏为谷爱凌打造的比赛服,应用PROTECTION防护科技,选用被誉为“世纪之布”的GORE-TEX面料,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突破一般防水滑雪服不透气的缺陷。
意大利代表队穿的Lululemon羽绒服,则以Intelligent Insulation(智能隔绝)的黑科技取胜:衣服会依据温度自动做出反应,冷时面料会自动膨胀,形成中空结构隔绝冷空气;热时面料会收缩,减少绝缘量。
澳大利亚代表队穿的Karbon滑雪服,还内置USB加热系统,以实现更好的防寒保暖效果。
登峰2.0羽绒服(左),安踏炽热科技羽绒服(右)图源:公开资料
气凝胶、石墨烯、GORE-TEX等新型面料,正被各大品牌大量应用于服饰创新之中。
户外服饰中常见的GORE-TEX面料,实际上是一种多孔薄膜,每平方厘米有14亿个微孔,这些微孔比水滴小2万倍,却又比蒸汽大700倍,因此雨水不可进,但汗气易排除。这种面料属于有60多年历史的美国戈尔公司,目前已应用于宇航、军事、医疗、服饰等多种领域。
气凝胶是一种低热导性的新型纳米材料,常见于防火服、宇航服、防寒服中,又被称为“凝固的蓝烟”。在同等隔热性能下,厚度仅为传统隔热材料的1/3至1/5,且具备防火疏水性;在相同保暖效果下,厚度仅相当于普通羽绒服的1/5。
石墨烯面料即在纺织纤维里面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石墨烯纤维,具有低温远红外、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防静电防电磁、防紫外线、自发热等多功能特性。比如石墨烯抗菌面料,就是运用强氧化还原能力,破坏微生物结构,使微生物失活,将氨气等气体及异味分解。
随着对科技面料的探索不断深入,服装行业正在进入全新的未来穿搭体验的维度。
更多实验性的“黑科技”服装令人期待:有的衣服可以根据体温和湿度的增加变得更透气;有的衣服可以用电流来刺激穴位,帮助减肥;还有的可以随时检测心率、呼吸和环境含氧量,实时反映健康状况……
写在最后
不断进化的秋裤,正是服装行业拥抱科技的缩影。
不管是自发热内衣常用的发热纤维,备受户外品牌青睐的GORE-TEX,还是开始用在羽绒服上的石墨烯、气凝胶,这些面料创新其实都来自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突破,是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催生的技术量变。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同于快时尚的逻辑是从设计开始,从流行趋势带动行业发展,面料科技的底层是通过多年技术创新来实现产品功能性,从而不断提升穿着舒适体验,并以此方式带动消费市场变化。
主打面料创新的功能性服饰,或是接下来服装市场的最大机会。
参考资料:
1、《盘点|秋裤的前世今生》,螺蛳历史
2、《当时尚遇上“黑科技”,未来服装业将会怎样?》,冷芸时尚博士
3、《COCOFIT袁炜:用科技面料升级基础品“对标优衣库”》,明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