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老牌婚恋交友平台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相关资料图)
“根本没有用过世纪佳缘、百合网和珍爱网等传统的婚恋网站,感觉是上一辈人的相亲方式。”不少年轻的单身人士都这么表示。若不是世纪佳缘又一次因为出事上热搜,很多人都已经将它遗忘到记忆的角落。
超过2亿单身人群仍在期待他们的爱情,但是脱单方式可谓五花八门:社交平台、剧本杀、社群……年轻人虽然孤独,但社交需求确实在逐渐侵占婚恋需求的市场。
由于结婚心态和交友目的发生改变,年轻一代的社交需求和恋爱途径正变得更加多样化。年轻人的新需求导向,其实也是其他玩家进军婚恋市场的机会。
单身人群也期待有人帮他们摆脱孤独,兑现爱情。
01
消失的传统婚恋网站
世纪佳缘又出事了。
7月1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世纪佳缘公司CEO、COO、CFO和几个VP同时“消失”。
对此,世纪佳缘相关人士很快出来辟谣,表示实际情况并非网络截图所说,现公司确有个别管理层因个人原因,正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相关信息以司法机关公布为准。董事会已授权相关人员行使相应职责,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
世纪佳缘的控股股东复星国际也确认:“百合佳缘个别管理层,因个人涉嫌职务侵占,目前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复星国际还表示,新管理团队将很快上任。
这几年,世纪佳缘经常会处于舆论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世纪佳缘成立于2003年10月8日,于2011年5月1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被称为“中国婚恋第一股”。
2015年12月,百合网全资子公司收购世纪佳缘,世纪佳缘随之私有化退市。此后,世纪佳缘与百合网正式合并,更名为“百合佳缘”,成为网络婚恋市场的“巨无霸”。据证券日报报道,从市场份额来看,合并后的百合佳缘占有40%的市场份额。
今年5月,百合佳缘再次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以下仍称世纪佳缘)。其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复爱合缘集团累计拥有注册用户超过4亿,月均活跃用户1110万,全国线下门店数量超过200家。
然而,这家赛道龙头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尤其是合规的问题,世纪佳缘一直饱受困扰。
去年年底,世纪佳缘就被媒体曝出线下门店存在会员隐私信息在后台“裸奔”等问题,此外,会员信息造假、平台监管不力等问题也屡次被媒体曝光。
线下红娘诱导消费、签订霸王合同成为世纪佳缘长期被诟病的焦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世纪佳缘的投诉量达到5172条,其中包括诱导消费、合同欺骗、拒不退款等。
而且,如世纪佳缘等婚恋网站一直是“杀猪盘”的重灾区,网站的“实名制”形同虚设。骗子只需要花费几十元便可获得账号,把自己伪装成“完美的恋爱对象”,不少痴男怨女也因此掉进骗子的陷阱中。
世纪佳缘也曾想要有所改变。在百合网和世纪佳缘合并后,2019年,其相继引入了红娘直播、多屏互动等视频功能,全面拥抱视频化,但这些努力并不能缓解世纪佳缘们的焦虑。
如世纪佳缘这样的相亲网站现在不仅失去了用户的信任感,也失去了资本的青睐,取而代之的则是青藤之恋、伊对等更细分的泛婚恋平台,或者是陌陌、探探、Soul、Uki这样的社交平台。
02
年轻人抛弃了“世纪佳缘”
一代代婚恋配对、相亲交友“产品”大变样,呼应着年轻人不断变化的婚恋观。与其因适龄找人相亲结婚,关注自我内心感受、生活幸福感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
年轻人虽然“孤独”,但“结婚”这个诉求好像变得没那么重要,在很多人看来,结婚并非人生唯一选择。
他们可以在基金讨论区发帖回帖、评论盖楼寻找同好者;也可以在网络小组、问答社区中发现同路人;还可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推销自己;更可以在电子游戏中组CP......当代年轻人总能通过各种渠道发现爱情。
一位90后的互联网用户告诉铅笔道,宁愿选择接受家长安排的相亲,也没有兴趣使用过世纪佳缘类的婚恋网站。此外,他还是Soul的资深用户,“灵魂社交”这个卖点确实触动了他。相比去婚恋网站寻求爱情,通过社交方式收获灵魂契合,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确实,与婚恋网站的功利性、压迫感相比,探探、Soul这类App的定位是交友,同时也存在恋爱的潜在可能性,似乎更加能够迎合90后和00后的口味,这些优势也让它们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刚工作的年轻人。
并且,与婚恋网站连聊天都要收费相比,探探、陌陌、Soul等陌生人社交App,没有婚恋平台赤裸裸的目的性,往往还采取免费的模式。
“现在的社交平台那么多,微博、小红书、豆瓣,只要想找,哪里都能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按照兴趣导向搜寻,质量还高一些。就算想找人聊天,免费的线上匹配平台一抓一大把,为什么还要花几千块找陌生人相亲?”有用户评论道。
年轻人现在的脱单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就有去年火爆的剧本杀。在小红书等平台上,“脱单剧本杀”,“适合相亲的剧本杀”等种草笔记,点赞量动辄上万。无数博主亲自讲述,剧本杀是怎么做成“相亲局”的。有剧本杀门店的店主也表示,不少年轻人通过玩“情感本”的剧本杀变成了恋人,甚至有人专门为了“脱单”来玩剧本杀。
此外,销售脱单盲盒、脱单漂流瓶的“脱单便利店”也在北上广以及南京、成都、长沙等一二线城市兴起。在这些便利店里,年轻人们可以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放入漂流瓶,等待“有缘人”,也可以打开别人的漂流瓶获得信息,与对方建立联系。
这种趣味性,是传统婚恋网站所不具备的。
03
爱情的生意并不好做
不可否认,瞄向婚恋需求的产品仍有其价值。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单身群体消费行为调查及单身经济趋势分析报告》,截至2021年Q2,在中国单身时长以年为单位的单身人士已高达73.01%,其中有43.60%的单身人士单身时长为3年以上,7.1%的人无恋爱经验。
市场依然可观,但缺乏一个高效和有趣的产品来服务他们的恋爱交友需求,让线上恋爱变得靠谱,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成为婚恋行业必须面对的棘手考验。“就像网购和线上教育,起初质疑它是否可靠、是否是骗子的人众多,只要打磨好产品,接受它的人慢慢就多了。”一位从业者对铅笔道表示。
这位创业者在这张产品考卷中列了三点答案:一是更为有趣,在玩法上新奇,设计多样化的恋爱机制,让用户拥有更强的沉浸感;二是更为高效,将收集到的婚恋数据精准推荐给与之相匹配的用户,缩短时间成本,提升配对成功率;三是建立品牌,与现有的其他产品区分,让用户认可其为一个正经的恋爱平台。
近几年,婚恋市场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创业模式,比如直播相亲、视频相亲。映客在2019年推出了“对缘”,主打视频相亲;虎牙推出“伊起”、陌陌推出过“对对”、探探上线了“牵手恋爱”,甚至连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增加过相亲直播间。其中,“伊对”凭借“直播+相亲”模式跻身头部。
除了模式的差别外,在产品层面,各家社交产品也会依据用户心理,在产品机制、技术算法、运营玩法等维度做一些考虑和设计,目的是尽量减少用户主动筛选的过程,避免在不合适的人身上浪费过多时间;或者是让“社恐”患者不再纠结,迈出恋爱交友的第一步。
当然,有了创新的玩法、模式是远远不够的,社交APP是强运营驱动的,很多时候还得依赖于用户运营推动用户持续使用产品,而且要尽量避免低俗、恶劣的事件伤害产品口碑。
有观察人士指出,无论是传统婚恋网站还是走俏资本市场的新概念平台,依靠信息的不透明,甚至是虚假信息,套取服务费,撑起自身商业回报的已然十分常见。更有平台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原本的服务形式转变为金融、借贷等形式,积重成疾。
关于爱情的生意并不好做。尤其是如何让年轻人相信:可以在这里放心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