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加密货币LUNA崩盘风波后,代币市场也起波澜。

6月6日,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惊动了火热的数字藏品圈,截图背景与天穹数藏App首页极其相似,页面弹窗的公告称,出于人道主义发个最后的公告。很遗憾由于经营不当跑路。各位韭菜们好自为之吧。感谢各位一个月的付出。已经财富自由,各位后会有期漂亮国见-天穹管理组宣。对此,天穹数藏回应称,平台运行正常,对于恶意造谣及PS的始作俑者正追查出处。

尽管是一场虚惊,但NFT的风险还是引起关注。当前数字藏品火热背后折射出什么信号?官方对此如何回应?

平台紧急回应

数字藏品,是国内对于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本土化称呼。无论是图片、音乐、视频,还是其他数字信息,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加密,从而成为数字藏品,在链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标识和所有权信息,并且不可分割。简单来说,数字藏品相当于在区块链上拥有一张虚拟身份证。在元宇宙中收藏一件数字藏品,就像在现实世界中收藏一件真实藏品一样,可将其作为资产进行展示,并体现出收藏者的“品味”乃至“身份”。

关于天穹元宇宙数字藏品平台网传的所谓“最后公告”截图中称其因经营不善跑路,并将用户称为韭菜。对此,天穹数藏官方发布公告称,平台运行正常,目前正在测试新版本功能以及优化,对于恶意造谣及PS的始作俑者,平台正追查出处。同时,天穹数藏提醒用户,对于使用过任何第三方软件的玩家,要及时修改登录密码以及交易密码。

资料显示,天穹数藏App是一款区块链数字藏品交易平台,今年4月刚刚上线,但平台注册人数已超过150万人。天穹数藏的迅速发展,是数字藏品概念火爆的一个缩影。

5月20日下午,茅台国际官微发布《关于暂停“节气里的茅台”系列活动的说明》,宣布暂停一天前发布的“节气里的茅台”数字藏品系列活动。公告表示,“节气里的茅台”系列活动上线以来,关注度迅速提升,活动实际参与人数已超过40万,5月20日当天开始,活动协作方“头号藏品”平台发现大量“虚拟账号”涌入。

5月30日,数字藏品《群仙贺寿图》正式发售,共发售2999份数字藏品,上线即售罄,围观网民达69076人、抢购者为32361人。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已有超过200个平台参与数字藏品的发行。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NFT总交易额达到113.97亿美元,较去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近40%,与去年第一季度的5.05亿美元相比,同比涨幅达到惊人的2156%。

香港证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6月6日,香港证监会发文提醒投资者注意NFT的相关风险,在文中,香港证监会表示,NFT与其他虚拟资产一样面对较高的风险,包括二手市场流通性不足、价格波动、定价欠缺透明度、遭黑客入侵及欺诈的风险,投资者应注意这些风险,如未能完全理解NFT和承受潜在亏损,便不应投资于这些资产。

香港证监会表示,大部分的NFT都拟代表其相关资产,例如是电子图像、艺术品、音乐或影片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整体而言,如果某NFT是一个真正以数码形式存在的收藏品,与之相关的活动便不属于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范围。

然而,有些NFT跨越了收藏品与金融资产之间的界线,例如有着与"证券"或尤其是"集体投资计划"下的权益相类似的结构的细分化或同质化NFT。香港证监会表示,如某NFT构成了集体投资计划下的权益,推广或分销NFT便可能构成“受规管活动”。任何人如要进行受规管活动,除非获得豁免,否则须获香港证监会发牌。

此外,如有关NFT的安排涉及向香港公众提出参与集体投资计划的要约,亦可能会触发《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认可规定。

内地也已有相关风险提示。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包括不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不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不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不为投资NFT提供融资支持等。

专家:数字藏品不能异化为金融产品

当前我国数字藏品行业正处于起步和高速发展阶段,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考虑到数字藏品的复杂性,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还需要更多部门联动合作,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和监管。但无论怎么规范,可以明确的是,数字藏品绝不能异化为金融产品。

在国际上,去年开始大热的NFT,多通过以太坊等公链发行并确权,与虚拟货币直接或间接挂钩,因而被当成一种具备唯一性的数字代币,拥有明确的金融属性。而在国内,虚拟货币已被监管部门禁止交易,数字藏品主要依托国内各平台旗下的联盟链以及私有链发行,并且目前多数主流平台都禁止二次转售,只有转赠功能,因此从表面上看,去除了代币功能的数字藏品,更多聚焦于文化消费领域,其金融属性也被大幅弱化。

当前我国数字藏品行业正处于起步和高速发展阶段。从博物馆到地方到企业,都在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数字藏品,往往是一经发布就很快售罄,反映出市场的异常火爆。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立法和监管尚未跟上,诸如藏品版权争议不断、准入门槛没有建立、藏品质量良莠不齐、灰色交易不受保障、藏品炒作放大风险等问题,都制约着数字藏品的健康长远发展。

评论员邓浩表示,对于数字藏品的规范发展而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远远不够。考虑到数字藏品的复杂性,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还需要更多部门联动合作,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和监管。但无论怎么规范,可以明确的是,数字藏品绝不能异化为金融产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好。

推荐内容